那达慕
“那达慕”蒙古语,是娱乐、游艺的意思。那达慕历史悠久,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盛会。
铭刻在石崖上的《成吉思汗石文》中就有1225年在布哈齐海地方为庆贺战功举行过盛大那达慕大会的记载。从那以后,多少个世纪以来,每逢庆祝战功、祭旗点将、军民欢聚以及盟旗聚会、敖包祭奠、官员升迁等等都要举行那达慕大会。那达慕大会多数是在盛夏艳秋季节里,在辽阔的草原上举行,各族人民载歌载舞欢聚一堂,举行文体和经贸活动。 摔跤、射箭、赛马三项技能,被称为男子“三艺”,是那达慕大会的主要竞技活动。蒙古语称做“额勒固日本那达慕”。
摔 跤
摔跤是蒙古族最喜爱的民族体育活动之一。摔跤手(蒙古语叫“布赫沁”)头饰和服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。头缠各种颜色的头巾,脖颈上挂有五颜六色的飘带,它是象征着得胜记录的“桨阿”,其服装做工精细、图案美观、比较讲究。上身穿的摔跤服(蒙古语叫“卓铎格”)是皮革制的绣花坎肩。嵌有一排排闪闪发光的大铜(或银)铆钉,(蒙古语把铆钉叫“涛布儒”)衣背部多用团纹图案装饰或绣有象征吉祥的图案。腰间系有红、蓝、黄三色绸子做的短裙,下身穿的是白色的肥大的摔跤裤,裤膝盖上绣有盘肠花、云字卷等花纹;脚登传统的蒙古“香牛皮”靴或布制的“马海”绣花靴。真是威武、膘悍。
赛前,双方都由享有盛誉的长者气势豪迈地带领摔跤健儿入场。这时,场上的歌手们唱起浑厚、雄壮的摔跤歌:
布赫恩!——帖力呗!
胜利信心满胸怀,
你有雄狮般的力气,
你有猛虎般的机警,
这摔跤手的技巧啊,
远近驰名,无不佩服。
比赛开始,摔跤手做出雄鹰展翅的姿势,跳着鹰舞,跃入场内。蒙古式摔跤,有它一套详细的规则,按着规则,进行比赛。摔跤胜利,歌手们还要唱起赞祝的歌子。蒙古族群众对取得冠军的布赫沁,非常敬仰,人们给予他最高的荣誉,称他为草原上的“布日固德”(雄鹰)。
赛 马
自古以来,蒙古族人民的生产、生活中就离不开马,对马有着特殊的感情。赛马也是那达慕大会上不可缺少的比赛项目。
骑手们头系艳丽的绸带,衣着漂亮的彩色蒙古袍,不穿靴子。骏马头上、尾上都系几条彩带,一般不备鞍子。当骑手们跃身上马以后,骑手和骏马那种待发的急切心情,显得格外英勇矫健。随着发令声,比赛开始了,骑手们争先恐后,赛马场面尤为壮观。跑完全程,载誉归来时,台上朗诵着悠扬的赞马词,词中诵道:
有着莲花瓣似的两只耳朵,
有着星星般的两只眼睛,
在那万人的那达慕上,
好似飞箭跑在最前面。
这些年来,蒙古族的赛马,不仅仅是比赛速度,而且要在不同形式赛跑中比技巧。如:赛走马、赛颠马,还有马术表演。
射 箭
射箭,蒙古语叫“苏日哈拉布那”,它分骑射和静射。
射箭手们,头上缠着彩绸带,身着标准的蒙古袍,腰带系得紧紧的。
骑射的箭手们,背上弓箭,策马到起跑线上,当发令时,早已按捺不住的骏马,应声起跑,箭手同时抽弓搭箭,瞄准箭靶,当射中箭靶,靶环立即脱落,全场观众立刻同声喝彩。
静射,一般每人射九箭或十二箭,分三轮射完。
你擎起了万钧弓啊,
搭上了金色的利箭。
引弓如满月,
放箭似闪电。
你能射倒耸立的高山,
你能射穿飞翔的大雁,
啊,祝福你!祝福你!
